新冠疫情让鼠年的这个三九寒冬和往年相比“冷”出了新高度。让本应熙熙攘攘的街道变得空寂无人,本应推杯换盏的餐桌变得冷冷清清,亲友间本该送出的新年祝福被疫情夺走了话题。这个新年过得实在“冷”,但即便是在这样一个寒冬中,也总有人能够让你心生暖流,热泪盈眶。他们是无数个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的医务工作者;是在寒风中走街窜巷担任疫情防控的基层工作人员;是笨拙又执着地操作着不太熟悉的电子设备当起“网红”的人民教师……
浙音附中的老师自然也当起了主播。所不同的是,由于教学任务的特殊,很多老师的直播课显得有些特别,也更加让人动容。距离阻隔不断浙音学子们学习的热情,距离更消耗不了浙音教师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心。我校担任小提琴教学任务的周瑾老师,大胆借助网络,让在天南海北的学生们如同在学校一样一起演奏了小提琴协奏曲——《春》。
这首由意大利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维瓦尔弟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《春》,是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。曲中,作曲家用不同声部间的呼应对答,以颤音模仿鸟叫声。其富有活力的乐曲节奏,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复苏之际,百鸟欢唱、微风拂泉、流水叮咚、春雷隐隐的画面。《春》的旋律呈现给我们的一片万物欣欣向荣景象。身在家中的我们,无一不期待着病毒封逝,脱下口罩的那一天的到来。我们无时无刻不期待着我们自由拥抱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!聆听春天的声音!感受春天的气息!《春》完成了我们对春天的所有遐想,给我们的耳朵提供了一份“佳肴”。
佳肴难备,“云”佳肴更是考验着教师的功底与耐心,师生间的默契,学子们的热情。虽然这首协奏曲在演奏技术上并不太难,但就如何把握好巴洛克风格,演奏出轻盈活泼的音乐节奏;如何在独立演奏的前提下,在演奏中途让大家整齐地进入演奏并处理好结尾的节奏渐慢,老师和同学们着实下了一番功夫。
从克服网络的卡顿,到一个个地修正学生们发来演奏视频,再到周老师在第一时间给予点评反馈,再到学生们同步修正录音……即便是面对面的教学,这也是一个反复且考验耐心的过程。同学们一边聆听自己的演奏,一边对比老师和其他同学们的演奏,再加上学习群里同学们讨论和帮助。参与演奏的学生们和周老师一起,通过网络直播课和视频的来回上交、反馈的方式,完成了《春》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“云”演奏。大家也在这一次次的“云”课堂中让自己的音色处理、节奏把控、乐句对比等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。
在此次疫情之前,线上教学一直以来都被置于线下教学之后。但疫情之下,“云”课堂让师生们共同的认识到:学习可以不囿于时空。学生们在周老师带领下完成的小提琴协奏曲《春》的“云”演奏,更是让我们认识到:师生齐心下的网络课堂教学,同样也可以取得出色的教学成果。
天若有情天亦老。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!音乐可以振奋人心,也可以抚慰心灵。让我们用音乐传递爱,为武汉助力,为祖国加油!